《呂氏春秋》之《本味篇》解讀
一、《本味篇》概述
《本味篇》是《呂氏春秋》第十四卷的重要篇章,由伊尹向商湯講述“至味”的故事。此篇不僅闡述了任用賢才、推行仁義之道的重要性,更保存了我國最古老的烹飪理論,為我們呈現了一份豐富的食單,讓我們得以窺見商湯時期的美食風貌?!侗疚镀肥茄芯课覈糯腼兪返闹匾Y料。

二、作者與背景
呂不韋,戰(zhàn)國末年衛(wèi)國濮陽人,先為陽翟大商人,后在秦國的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他組織編纂的《呂氏春秋》共26卷,其中包括《本味篇》。此篇名為“本味”,首見于該篇章,含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烹調原料的自然之味;二是指通過烹調而呈現的美味。
三、今義解讀
在現代,“本味”通常指的是食物原本的味道,如烹調原料的自然之味。“回歸本味”也意味著回到事物最初、最真實的狀態(tài)。一些酒店和餐廳也會以“本味”為命名,強調其菜品原汁原味的特點。
四、《本味篇》詳細內容

商湯得到伊尹后,先為他舉行除災去邪的儀式。伊尹向商湯闡述了他的“至味”理念。他詳細描述了不同種類的動物所具有的不同味道,如腥味、臊味、膻味等。伊尹強調,要想調制出美味佳肴,必須掌握好水、火、五味三材的關鍵要素,以及烹飪過程中的各種細微變化。他還指出,烹飪之道就像射御之術、陰陽之變、四時之數一樣微妙,需要精心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等美味佳肴。
五、烹飪理論與實際意義
《本味篇》中的烹飪理論,不僅體現了古人對美食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們對自然、陰陽、五行的深刻理解。這些理論對后世烹飪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今天的烹飪愛好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侗疚镀芬矠槲覀冋故玖斯糯鐣娘嬍澄幕屛覀兏玫亓私饽莻€時代的生活風貌。
一、《品味天下之味》
章節(jié)一:美食之美

探尋美食的奧秘,從珍饈佳肴開始。猩猩之唇的細膩,獾獾之炙的醇香,[上“隹”下“凹”]之翠的鮮嫩,述蕩之[上“目叉”下“手”]的獨特,旄象之約的鮮美。流沙之西,丹山之南,鳳之丸的傳奇,這些美食令人陶醉。
章節(jié)二:魚鮮之美
品味魚鮮,領略大自然的饋贈。洞庭之魚的肥美,東海之鮞的鮮嫩,醴水之魚朱鱉的神奇,六足珍珠般的瑰麗。還有那形態(tài)若鯉而有翼的鰩魚,從西海夜飛,游于東海,令人嘆為觀止。
章節(jié)三:蔬菜之美
蔬菜的韻味,亦是大自然的恩賜。昆侖之蘋的清新,壽木之花的艷麗,指姑之東中容之國的赤木玄木,余瞀之南的嘉樹,其色若碧。更有陽華之蕓、云夢之芹、具區(qū)之菁等,讓人陶醉于蔬菜的世界。

章節(jié)四:《呂氏春秋·本味》中的和諧之美
《呂氏春秋·本味》這部古代文獻中蘊含的和諧之美,涵蓋了哲學、政治、軍事等方面。它強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類應當順應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和諧相處。該書也主張君主實行仁政,關注民生,選拔有才能的人擔任官職,以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章節(jié)五:天地間的水與果
品味水與果的韻味,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三危之露的甘甜,昆侖之井的清澈,沮江之丘的搖水,高泉之山的涌泉,冀州之原的沙棠之實,常山百果的豐富,群帝所食的甘櫨等。這些水果與水的韻味相得益彰,讓人流連忘返。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更是錦上添花。但非先為天子不能得此具備。天子不可強為必須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則至味具。所以審近以致遠成己以成人也可見圣人之道博大精深超越眾多業(yè)務矣。
通過品味天下之味,我們不僅能領略到美食、魚鮮、蔬菜、水與果的美妙,還能感受到《呂氏春秋·本味》所蘊含的哲學、政治、軍事思想的深刻見解。讓我們在品味的過程中,領略到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秴问洗呵铩分疃冉庾x——以《本味篇》為中心的探索

一、戰(zhàn)爭觀念
《呂氏春秋》深刻認識到戰(zhàn)爭是一種破壞性的行為,因此主張和平。書中強調,戰(zhàn)爭應當盡量避免,如果必須進行,也應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并在戰(zhàn)后迅速恢復和平。這種觀念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平的珍視。書中還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戰(zhàn)略思想,要求在戰(zhàn)爭前充分了解敵人和自己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這不僅在軍事上有指導意義,也體現了對智慧和策略的高度重視。
二、《本味篇》的政治寓意
《本味篇》不僅是《呂氏春秋》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更是一部富含政治思想的文獻。湯王得賢才伊尹,祭祀神明后,向其請教治理國家的道理。伊尹以烹飪?yōu)橛?,闡述了治理國家的藝術。這其中蘊含的寓意是:只有擁有賢能之臣,才能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烹飪中的調和五味,也比喻治理國家需平衡各方利益,才能達到和諧穩(wěn)定。
三、本味《呂氏春秋·本味篇》詳解

本篇章詳細記載了伊尹向湯王闡述的烹飪之道。世間生物的水生、肉類、草食之味雖各有惡臭,但經過巧妙烹制,可轉化為美味。烹飪之道以水為根本,火為法則,需掌握火候,適時去腥、去臊、去膻。調味的關鍵在于甘、酸、苦、辛、咸五味的平衡,微妙精細,難以言表。這種烹飪的精髓在于讓食物長時間保持新鮮,熟透而不糜爛,口感豐富且恰到好處。這一篇章還保留了中國最古老的烹飪理論,并記述了商湯時期的美食文化。
四、經濟思想
在經濟方面,《呂氏春秋》主張以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為基礎,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雖然商業(yè)和貿易重要,但應當以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為根基。這種觀念體現了對農業(yè)的重視和對自給自足的追求。書中還提出了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倡導人們珍惜資源,避免浪費。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仍有啟示意義,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實踐。
五、文化知識
在文化方面,《呂氏春秋》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它記錄了許多古代的神話傳說和歷史,為我們了解古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古代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成果,如農業(yè)技術、冶金技術等。這些內容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呂氏春秋》是一部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著作?!侗疚镀纷鳛槠渲械囊黄匾墨I,不僅體現了古代中國的智慧和思想精髓,更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我們了解古代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的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思考。